狗狗做粪检需要带什么意思?
粪便检查(Stool Examination),是利用取粪便的方式而进行的寄生虫及其虫卵的检查或传染病的检查; 犬、猫的粪便中常带有寄生虫及虫卵,通过粪便检查可诊断出各种寄生虫病的病因与病形特征,如蛔虫病、绦虫病、球虫病、钩虫病、贾第鞭毛寄生虫病等。 在某些情况下对粪便进行检查可以初步确定犬、猫是否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例如犬细小病毒、犬冠状病毒等传染病以及巴贝斯焦虫、锥虫等血液原虫病的感染等情况。
粪便检查还可以用来判断食物中营养成分和饲喂量是否适宜,以及某些消化道疾病的病变部位等等。因此,粪便检查在临床诊断上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
粪便中的寄生虫,一般可分为原虫、蠕虫两部分。粪便中的原虫以鞭毛虫属的种类为多见;蠕虫有蛔虫、绦虫、旋毛虫、蛲虫、贾第鞭毛虫、球虫等。 另外,某些传染病也会造成粪便的异常变化,比如犬瘟热病毒的感染会造成腹泻;鸡肝炎病毒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粪便检查的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掌握,费用也较低廉,但检查结果受粪便采集的影响比较大。由于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所以在收集时可能会混杂入一些非寄生虫类的物质,这样就会影响检测结果的正常显示。部分寄生虫成虫、幼虫、虫卵的大小、形态各不相同,在染色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误诊等现象的出现。所以粪便检查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依据,不能完全依赖粪便检查来确诊病情的发生。
粪便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可能采集健康犬、猫的新鲜粪便标本;
②尽量将粪便采集于干净的纸上,如果粪便粘在皮肤上应及时用肥皂水洗净;
③应把粪便标本装入清洁、干燥、没有气味,大小合适的密封塑料袋内,并及时送检;
④采集后应立即送往检验部门,因为粪便的物理性状比较容易发生变化,放置时间过久的粪便则不容易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