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的还是母的好呢?
先说结论,公金毛的服从性普遍比母金毛要好些,也更能“听”主人话,但母金毛的性格更加稳重、安静;在智商和忠诚度上两者并没有明显区别! 首先,我们得了解,所谓的“服从性”这个概念,其实很笼统。它包括很多内容,如:对指令的反应、是否听从于主人等,但这些内容实际上是由大脑中多个不同的区域控制的,而这些区域又分别负责对特定类型的刺激作出反应,比如看见食物的反应是饥饿中枢控制的,而听到主人命令的反应是听觉皮层的区域负责的等等…… 所以其实所谓“服从性”的不同,是因为不同个体对于各种不同刺激作出的反应存在细微差异导致的。而公母的差异其实并不会影响这些刺激对脑部的不同影响。所以理论上来说,公母的金毛在“服从性”这方面是没有区别的——它们对主人发出的指令会作同样的反应。
但是,事实上确实存在公狗比较“听劝”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大多数狗狗在幼年的时候,都是由母犬率先教导如何行为,而公犬通过观察来学习,因此如果一只成年的公犬记忆当中保留着自己儿时对母亲或姐妹的行为模仿,那么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倾向于执行这种“老办法”——即对主人口令的服从。
由于生理上的因素,一般在发令时,雌性的嗅觉会比雄性更灵敏一些,因而可以更早地发现食物之类的“奖励”,所以一旦它先发现并且得到了“奖励”,那么它会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效且受到赞许的,从而会更积极地重复这个行为。 而雄性和雌性在对未知情况的判断上,往往没有显著的区别。
举个例子:当主人想训练狗狗坐下的时候,如果它先坐下来并看到了“奖励”(比如吃的),那它就会认为坐下来的这个动作是可以得到奖励的,从而更愿意配合你下一步的动作。但如果是在它没看到“奖励”的情况下,它会对这个命令进行更长一段时间的思考,进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为什么同样是喂饭,同样是对着一只狗,你当着它面把碗放下,然后离开,它却理都不理,仍然继续自己的玩耍,而当你突然跳起来吓唬它,它反而马上乖乖吃饭了…… 这就是由于它对第一个命令进行了思考之后得出的答案,而你对第二个命令的突然改变,让它的思考过程出现了偏差,以为你要做什么,于是抢先吃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