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皮肤病会传染给大狗吗?
幼犬皮肤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其中细菌感染引起的较多,常见于幼犬接触患病动物(或患病、感染源)后,因互相舔舐而导致交叉感染; 当然,狗狗的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这个也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这里要注意区分,狗狗的皮肤病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疾病性质的,但是不会直接传播给人。因为人的体表有毛发和皮肤腺体,这些生理特征是阻碍病菌侵入体内所必须的屏障,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不轻易得皮肤传染病。 但如果是家里有小宝宝的家庭,还是建议不要让婴儿过于亲近宠物,特别是刚出生的小奶狗。如果实在要接触,一定要定期给它们做好驱虫和杀菌工作,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1.寄生虫性。 比如常见的蛔目异尖科中的异尖线虫,也称海兽胃线虫,常寄生于哺乳动物的消化道内。当幼虫脱囊出来后,可在口腔中吸收人体养分,然后随消化物下行到肠腔内,如果遇到抵抗,幼虫可钻入肠道壁的皱褶里“躲避”起来并存活下来。这时,幼虫在肠道内不断迁移,可到达任何部位,最后潜伏下来,并在里面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当异尖线虫的成虫发育成熟后,便会从体内排出,当人类进食时不小心将其吞入胃肠内而进入人体(当然,如果不注意卫生,直接用手掏食狗的胃肠道内容物,也会有被感染的可能),在胃酸作用下,可存活2h左右,经胆汁进入肝肠循环而继续发育繁殖。
一般来说,寄生虫性疾病可以通过合理的驱虫药物予以防治。目前常用的驱线虫药阿苯达唑对线虫类的寄生虫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对蛔目的寄生虫效果更好;而吡喹酮则对绦目寄生虫类有效。 但以上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运用,切勿自行用药,以防出现毒性反应。
2.细菌性。 一般由外界原因所引起,例如洗澡方式不对导致犬身上潮湿,从而引发皮肤炎症;又或是由于主人给小狗喂食的食物不当、缺乏营养造成的营养不良也会使皮肤抵抗力下降,进而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炎。另外,日常使用的洗浴用品(包括人用的洗发水、沐浴露等)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也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继而难以清除,加重病情。 对于上述情况导致的皮肤感染,一般使用抗生素消炎杀菌即可达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