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鹦鹉寿命长?
寿命最长的是虎皮鹦鹉,正常情况可以活到80岁,在人工饲养下可活到100岁以上; 其次是葵花鹦鹉和亚马逊鹦鹉,前者可以活到70岁以后,后者可以活到50岁以后。 最短的是绯胸鹦鹉和蓝金刚鹦鹉,只能活到30岁左右,而折中型的牡丹鹦鹉、黑尾鹦鹉、金太阳等种类,则可活到40年以上。
一、不同品种的鹦鹉寿命长短是否相同呢? 不尽相同。如我们最为熟悉的虎皮鹦鹉,平均寿命是80岁,而在鸟类学书籍里记载的凤头鹦鹉(虎皮鹦鹉的一种)的寿命却是70岁;而牡丹鹦鹉的普通品种能活20年,而白眉牡丹却可以活到30多岁。这是因为不同品种的鸟对外界的适应性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它们的寿命也有长有短。不过,这些区别通常都很细微,人们很难具体感受到差异的存在。
二、影响鹦鹉寿命的因素有哪些呢? 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后天饲养管理因素。 首先,遗传因素对动物寿命的影响很大,如果双亲的寿命都较长,那么后代的寿命也多数比较长寿;而如果双亲的寿命都比较短,虽然不一定后代也都短命,但概率却比较大。例如,一对长寿的父母,生育出来的孩子寿命较短的概率为2%,而一对短命的父母的后代,寿命较长的概率仅为1%。
其次,后天饲养管理也是影响宠物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饲养得当,营养充足,爱鸟的健康水平高,体内各器官的功能完善,自然寿命就比较长;相反,如果饲养不当,供给的营养不足或者不均衡,爱鸟容易缺乏某些营养素而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从而缩短了寿命。环境条件的重要性也不亚于遗传基因的作用。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充足的运动都可以让宠物保持健康状态,进而延长期限。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鸟儿都是很娇气、很脆弱的,其实,在鸟类中鹦鹉的寿命是相当长的,最长的要数亚马逊鹦鹉了,这种鹦鹉在人工饲养下的平均寿命是60年,在其100多年进化、繁殖和不断被驯养的历史中,曾有多位成员成功地达到115至120岁的高龄。但是亚马逊鹦鹉的亲戚们也不示弱,如灰鹦鹉的寿命可以达50年,在我国广泛饲养的虎皮鹦鹉的寿命也可以达20年左右。
在自然条件下,鹦鹉的寿命要明显低于人工饲养下寿命,其原因在于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和人类对包括鹦鹉在内的野生动物的肆无忌惮地捕杀,使许多鸟儿刚出生就被作为奴隶般地圈养着,当然没有天敌的骚扰,生活食物无忧(尽管这些食物不是它们喜好的),而长时间的圈养使鹦鹉等鸟儿的心理和生理上也产生一定的畸变,影响了寿命。如非洲灰鹦鹉在自然状态下的寿命为30年左右。长尾小鹦鹉在人工饲养下的寿命是10年,而在自然界中的寿命则减少到5年。
鹦鹉的一生与人类相比也可谓是历经艰辛,艰难而短暂。通常情况下,鹦鹉生出的幼鸟在巢内要待50天左右,在这段时间内,每天除要忍受同伴及自身所产生的排泄物的苦楚外,还要时常忍受着天敌威胁的紧张气氛,幸运地度过这段时期后,鹦鹉开始进入了它生命中充满无限危险的时期,那就是学飞期和刚学会飞行的时期。这时的鹦鹉就像刚会走路的孩子一样,因缺乏经验,所以容易发生意外,被天敌捕食的概率高达40%。在经过多次的尝试飞行后,年轻的鹦鹉掌握了高超的飞行技能,此时已经算摆脱了危险期,开始进入成年期,但同时也进入了繁衍生殖期。在繁衍生殖期不仅受天敌的威胁,同时,还要完成选择配偶和性行为,筑巢和产卵的活动,而且产卵后还要在巢内进行孵化和哺育幼鸟,直到幼鸟出飞。之后转入衰老期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