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鹦鹉寿命长?
寿命长的鸟类一般都有以下特点 雌雄异形,一夫多妻; 非繁殖期成对或结群生活,繁殖季会组成家庭; 多吃植物,少部分食肉或者混合性饮食。 以上这些特点都指向一种鸟类——鸦科。除了鹦鹉外,还有八哥、鹩哥、歌鸲等等。这些鸟都有一个特点 吃得多,拉得少(相对其他鸟类),这样身体代谢保持较高水平,能量消耗快,因此身体较瘦小,抵抗力较弱。
但它们有一个好处,比较贪吃并且不挑食,所以能获取到比较多的营养。 而鹦鹉的特点正好和以上相反 吃得少,拉得多,身体比较强壮,抵抗力较差。因此不能乱吃,否则容易腹泻死亡。但是鹦鹉有个本领,能一边看主人吃东西,一边把主人吃剩的食物弄过来吃,主人在旁边的时候它还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继续啃咬主人给它的食物,所以看起来好像很贪吃一样。实际上大多数时间它们都在挑食。
其实,鹦鹉的肠胃和大脑都比较小,如果吃的太多太杂,它们的消化系统无法完全分解掉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就会影响健康,出现拉稀等情况。 所以,从身体结构上来说,鹦鹉更倾向与鸦科鸟类的饮食方式。
鹦鹉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类,它们的智力,可以和一些灵长类的动物相提并论。比如,一只刚出生的鹦鹉,他的智力相当于一只5个月大的灵长类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鹦鹉在成长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而灵长类动物这个时候的智力,已经开始在退化了。鹦鹉的这一特点,也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善于模仿说话的鸟类,并且,可以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以及人类的行为,甚至可以和人进行交流。
鹦鹉是非常有主见的动物,它们有自己坚持的原则,所以,当鹦鹉感觉到不高兴的时候,即使主人付出百倍的关心和照顾,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而当鹦鹉喜欢你的时候,就会对亲近的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出一副亲热的模样。同时,鹦鹉也是非常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它会保护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家园,对周围所有陌生的事物,充满警惕性。鹦鹉不仅聪明而且胆子很大,是鸟类中少有的不惧天敌的鸟类,哪怕到了天敌的巢穴当中取食,也不会有任何的恐慌。鹦鹉的这些习性,都让他们成为所有鸟类中,智商名列前茅的鸟类,而动物界中,往往智商越高,寿命也就越长,鹦鹉具有长寿基因的说法由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