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观赏鸟寿命长?

路梓祺路梓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寿命长短这个问题跟“好不好养”没有任何的直接关系, (虽然“好不好养”是个非常主观的评价标准) 但跟“是否容易受伤”却有一定的直接关系—— 越是胆小的鸟类,日常活动中受到外界干扰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被突然出现的动物吓到、被陌生人接近惊扰等;而越是胆大的鸟类,它们在生活中遭遇意外的可能性也越大。 于是,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排序:

1.胆大且爱自由的野性鸟类>普通观赏鸟类(如家燕、金丝雀……)

2.胆大但不够自由的笼养鸟类>野生鸟类(如翠鸟、鸳鸯……)

3.胆小但够自由的野外鸟类>人工饲养鸟类(如百灵、红隼……)

4.胆小也不够自由的笼养鸟类=普通观赏鸟类 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一般认为第1类的鸟最好,第4类最不好,其次第3类和第2类。但实际上,第1类的鸟最难获得,而最后两类则相对比较容易。因此我们在实际选购时,一般会考虑后两类,如果实在买不到,再退而求其次买第三类,最后再没有的情况下才选择第一类。不过,在所有的条件中都考虑到的话,那么得到的结果往往是第一类的鸟才是最佳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哪些鸟属于上述中的哪一类。

1.猛禽:鹰科的所有鸟类都属于野性鸟类,它们的胆子很大,善于猎食,喜欢自由地飞奔和追捕。由于人类的行为对它们来说很陌生,所以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如果受到了威胁或干扰,它们可能会发出吼叫声警告,甚至是冲向对手发起攻击。 这一类包括苍鹰、雀鹰、草鹰、老鹰、鵟……等等

2.游禽:雁行目的所有鸟类都属于这一类别,它们天生就具有不怕人的个性,加上体型较大,一般很难发起进攻。但是,如果受到严重的惊吓,它们也可能会扑打翅膀冲过来做出攻击姿态。 这一类包括雁、豆雁、赤颈鸭、绿头鸭、白额雁……等等

3.鸣禽:鹟科的鸟类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包括画眉、百灵、黄鹂、绣眼、鹪鹩……等等 在这一大类中又分为4个小类,具体区分依据是生活的环境和饮食结构的差异。 (1)陆生型:这类鸟主要取食昆虫,活动主要是在地面或近地面,比如雀形自的绝大多数种类。 (2)两栖型:这类鸟的主要食物为昆虫,但在取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并且会在水中洗澡和饮水。其中一部分还会在岸上挖掘洞穴营巢。 这一类包括乌鸫、北红尾鸲、银喉长尾山雀、棕背麻雀……等等。

(3)海洋性:这类鸟的祖先原属陆禽,但是由于漫长的进化过程使得现在它们能够适应海洋环境,以鱼类和海洋生物为食。因为饮食结构的不同,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陆禽有所不同,因而不能直接吸收硬蛋白(如鱼虾体内含有的蛋白质),需要通过胃液中的盐酸将其溶解后才能被肠道所吸收;并且由于体内胃酸浓度不高,故而消化能力较差,需要大量进食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

这一类包括海鸥、红嘴鸥、黑尾鸥、红腹滨鹬、斑尾塍莺……等等

(4)山地型:这类鸟的适应性较强,既能在地上跑,也能飞,还能在水中游,既能吃虫子,也会吃果实,并且具有耐寒抗冻的特性。 这一类包括高山金翅、褐河燕、灰喜鹊、鹊鸲……等等

糜惠薇糜惠薇优质答主

鹦鹉是长寿命鸟类,饲养得宜,品种合适的鹦鹉寿命在60-100年之间,常见的长寿鹦鹉有:

亚马逊鹦鹉(70-120年)、金刚鹦鹉(80-100年)、灰鹦鹉(60-90年)、牡丹鹦鹉(30-50年)、虎皮鹦鹉(20-40年)、长尾小鹦鹉(30-50年)。

鸡尾鹦鹉(30-50年)、玄凤鹦鹉(20-40年)、情侣鹦鹉(20-35年)。但也不是说所有鹦鹉都长寿,比如翠鸟:寿长月余;红额鹦鹉:寿长1-2年;金太阳鹦鹉寿长3-5年;小太阳鹦鹉:寿长3-5年。

相思鹦鹉:寿长3-5年;桃脸牡丹鹦鹉:寿长3-5年;白喉金丝哥:寿长3-5年;黑太阳鹦鹉:寿长3-5年;大紫金鹦鹉:寿长3-5年。以上鹦鹉属于短寿鹦鹉,所以建议新手养鹦鹉的话不要去养短寿,贵重,要求高的鹦鹉,初期应以金刚鹦鹉、鸡尾鹦鹉等易养廉价的鹦鹉为主。

绿绣眼(20-30年)、八哥(20-30年)、文鸟(20-30年)、金丝雀(7-10年)、绿嘴金刚(20-30年)。

金丝雀又称籫鸟、金雀,它小巧玲珑,喉部和胸部的羽毛金黄色,明亮夺目,故称“金丝雀”。金丝雀羽毛丰富多彩,鸣啭悠扬婉转,被视为深具欧洲色彩的鸣鸟。在我国主要饲养笼养的“笼雀”或“红笼雀”等品种,它们鸣叫动听悦耳,饲养简单,非常普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