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螨虫感染是怎么回事?
寄生虫里的吸虫、绦虫、蛔目等,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虫体在土壤中分解者有机质的时候,虫体被细菌分而食之;宠物直接舔食了含有虫体的粪便也可能会被感染。 体外寄生虫中的跳蚤、虱子直接叮咬皮肤,吸食血液,同时会将体内携带的病原体传播给主人或者宠物。使用未清洗的工具给动物梳毛、洗澡或者用手直接抱起宠物都有可能使人类染上寄生虫病。
螨虫是寄生在毛发和皮脂腺内的寄生虫,分为毛囊螨和皮脂腺螨两类。 外源性因素: 1、人与动物的接触,例如共睡、同吃、共用玩具等导致人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2、经污染的器具传播,例如使用污染了虫体的梳子、浴巾、玩具等间接传染。某些寄生虫(如蛔目)的幼虫离开虫体后,可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如果此时犬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用被感染器具为犬理毛、清洗耳朵、剪指甲等,就有可能使宠物感染上寄生虫。对于沾染虫体的梳子、手套、剃刀、胶布以及宠物的餐具、玩具等应立即清洗消毒处理。
内源性因素 有些寄生虫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的。当动物吞下了带有感染性的食物以后,这些寄生虫就会在消化道里繁殖并在体内各处移行,一旦到达有粘膜组织的部位就会吸附在上面并入侵其中,进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全身性感染。
螨虫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在自然环境中几乎到处都有,主要以寄生在脊椎动物的皮肤、毛、被毛的根部或皮脂腺及表皮内。一般有1~3mm长,虫体分为颚和躯干两部分,虫体两侧有4对足,没有翅膀和触角,体表有纤细的绒毛(足部的毛比较多),形态构造呈半透明、肉眼一般很难看清,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或解剖镜才能观察到。主要靠食用皮肤的油脂、分泌物、皮屑、甚至组织液及淋巴液来生存。繁殖速度非常快。一般雌虫在皮肤表面或在隧道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在皮肤表面经过2次蜕皮变成幼虫,之后钻入表皮或皮脂腺内继续蜕皮发育为成虫。发育一般需要2~3周。通常有宿主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生存。宿主有猫、狗等哺乳动物。 狗的患处一般为头部、颈部、耳部、腋窝、腹股沟及股内侧和背部。患病初期,虫体集中寄生于一处,病犬的皮肤上出现丘疹、红色小结节、红斑和脓疱,并且有剧痒。之后,由于病犬不停地抓挠、摩擦或舔舐患病部位,使皮肤表层遭到破损并引起局部皮肤红肿,被抓破的皮肤表皮感染后,皮肤上出现脱毛和小痂皮斑、皮脂溢出增多,形成苔藓化斑块。皮脂溢出严重时,被毛变得非常油腻。随着疾病的发展和虫体数目的增多,导致苔藓化斑块的面积不断扩大,最后汇合成较大的苔藓化斑,严重影响了皮肤和被毛的正常生长,患处的被毛出现无序生长或停止生长,而且,因为抓伤或皮脂溢出等的关系,有些毛发无法站立,使得患处的被毛失去正常的光泽,出现局部或较广范围的脱毛(通常从病犬头部或颈部开始出现少量脱毛,然后扩散到前胸和腹部,最后全身几乎都脱落)。
有些病犬因为患了该病而导致其皮肤上出现了湿疹和严重的皮脂溢出症,尤其是头部。有的病犬不仅躯干前面和腹部全部脱毛,而且两后腿的内侧和肛门周围都严重脱毛。病犬经常出现不安或神经质、食欲减退、咳嗽等现象,少数病犬有时会出现皮肤潮红、皮温增高、湿冷或皮温降低等现象。
有的病犬可继发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感染。细菌一旦进入皮肤内部,可形成蜂窝状具有异味的脓癣。 用眼仔细、全面地检查病犬的皮肤,一般可在患病部位或周围发现皮疹、小结节、小脓疱和红斑等。有的病犬的皮肤上出现较多的丘疹和黄色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