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缸用什么底砂?
关于鱼缸的造景,一直是广大鱼友争论的话题之一。 先说我的观点:造景一定要结合鱼缸的实际使用场景和鱼的实际情况来。 有些鱼友因为空间限制,可能鱼缸只有1.2米或者更小,又喜欢草龟之类的陆生动物,那么造景一定是要考虑到这些动物的攀爬能力以及它们生活在陆地的习性而设计的;如果鱼缸长度足够,可以建造一个有阶梯的陆地区域,让它们能够在里面爬动并拥有晒背场所。 也有一些鱼友养的是喜欢“钻”的金鱼,比如说金鱼里原生鱼类龙睛、狮子头、水泡眼等。这类鱼一般体型较小,对水的流动要求较高,如果水流过快会让它们感觉“缺氧”从而游到水面吸气(当然这是它们的基因决定的,就像热带雨林中树上的猴群一样)。所以这一类鱼大多不喜欢有岩石或者其他遮挡物的景观。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我都建议不要造景过度。有的鱼友为了美观会在水族箱底部铺满砂石,这样做虽然能够增加景观效果,但同时也减少了水草与鱼缸底部的接触面积,影响它们进行光合作用。另外对于需要沉积粪便的金鱼来说也不好,它们有可能无法及时找到粪便所在的地点而污染水质。 好的景观应该做到既不干扰鱼缸内的生物正常活动,又能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要做到这一点并非难事,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自然界的实景即可。
例如我养的草金和泰狮,它们是混养在一起的,起初只是在鱼缸底部铺了一层石头作为装饰就万事大吉了。后来发现石头上面长了青苔并且很多小鱼都在上面产卵(在石块的边缘可以看到很多白色卵粒),这就破坏了景观的美观,同时由于卵不能得到及时孵化,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因此我又清理了石头表面并添加了一些水草进去以便提供更多的附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