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溶血什么原因?
“溶血”是一个医学术语,是指细胞内所含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或血浆成分异常被稀释的现象。当血液被稀释到一定的程度(一般认为超过正常浓度的50%以上时就称溶血,如红细胞的浓度低于200万/ml时,就视为轻度贫血;低于400万/ml时就视为中度贫血;低于600万/ml时就视为重度贫血。),人体组织就会因为缺少这些细胞或细胞的功能减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首先,我们要知道引起动物贫血的原因很多,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贫血,另一类是失血性贫血。
一. 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贫血 (一)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或者由于慢性失血导致铁消耗过多,从而引起体内储存的铁耗尽,产生缺铁性贫血。
①铁的需要量增加——生长速度快、体质量增长显著,需要补充的铁就多,如果饮食中供应不足,则会引起缺铁性贫血;②慢性失血:消化道出血,比如患有寄生虫病的犬经常有腹泻,会丢失大量的铁;怀孕的母犬因分娩过程也要失血,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补充,也会导致幼犬发生缺铁性贫血;③铁的吸收利用障碍:胃肠道功能不好,胃酸分泌不足都会影响铁的吸收利用,特别是胃肠炎时常伴有呕吐的症状,铁难以被吸收利用,也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2.叶酸缺乏性贫血:多发生在妊娠期间的母犬和哺乳期的幼犬身上,由于胃肠道对于叶酸的吸收利用率降低,肝脏对于叶酸的代谢活性降低,从而导致体内叶酸含量达不到生理需要的比例,出现叶酸缺乏性贫血。
(二)急性失血性贫血
1.胃肠道出血:如急性胃炎、胃溃疡、急性肠炎等导致的胃肠道内容物迅速流失,如果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就会导致急性失血性贫血。
2.呼吸道和泌尿道出血:出血量大而且来得急,若不能及时纠正,同样会导致急性失血性贫血。
(三)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1.肾性贫血:肾脏疾病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2.肝病引起的贫血:肝功能受损,对维生素、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对血液中营养素的利用率也降低,导致机体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
3.其他:蛔目感染、肿瘤疾病等等都可能导致贫血的发生。 二. 失血性贫血 (一)消化障碍:胃肠道的功能出现问题,营养物质无法及时被吸收利用,就会出现营养性贫血。
(二)剧烈活动:肌肉处于高消耗状态,而身体供给的营养物质跟不上,也会出现暂时性的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