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狗传染狂犬病?
狂犬病毒可通过病犬咬人时传播,也可人因接触感染。下面谈谈几种传染途径:
(1)直接接触:病毒可通过病兽的咬伤,或人与病兽近距离接触,通过人体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引起感染。
(2)间接接触:含病毒污染物,如猫、狗的毛,汗,尿,粪便等,均可污染皮肤粘膜而进入微循环。
一般说来,在流行性狂犬病等短期内,被狂犬咬伤的人较少。但是,如果狂犬病平均潜伏期缩短的话,被狂犬咬伤的病例会逐年增多。以1989~1990年度为例:全国城乡共报告16例,与1988~1989年度相比,被狂犬咬伤的发病率增长了44.6%。
一般情况下,狂犬病毒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易维持生命力,因此在冬季被狂犬咬伤的病例比较少。同时,由于冬季人们穿的衣服厚,受伤后与他人的接触机会少,也限制了狂犬病毒的传播。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发生过一起因接种狂犬疫苗引起的死亡事件。死者2个月前被家庭小狗咬伤,接种狂犬疫苗9天后死亡。死因是疫苗生产的工艺不良、检验不够严格,疫苗中含有过量的干扰素。此例说明,虽然是极个别例子,但还是值得注意的。1999年全国发生因被狂犬咬伤而死亡者3758人,直接经济损失1.75亿元。
因为狂犬病的致死率是100%,所以被人们视为最危险的疾病之一。狂犬病毒能在野生动物,如狐狸、狼、猫、狗、鼬鼠、黄蜂、叮咬人时传播,但多为偶然传染,因而狂犬病毒能通过动物传染给人是毫无疑义的。在易感者被狂犬咬伤,狂犬病就会流行发生。根据对20余家动物医院临床资料分析,患狂犬病的家犬约90%是来源于病犬的咬伤或舔伤。另有10%的家犬患狂犬病是因与病犬密切接触感染。
传播狂犬病的家犬主要有哪些呢?
(1)具有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
(2)由疫区犬咬伤或刺伤后发病。
非疫区犬也能带毒而不表现明显的狂犬症状。
(3)一般多见于限狂季节性发病,如湖北、四川等省。
(4)传染源:患狂犬病的家犬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犬在发病过程的不同时间,可有狂犬病毒排放。病犬的粪、尿、唾液、泪液、乳汁,经消毒之前,不能进入健康人的眼、耳、鼻及伤口,才可避免感染。
(5)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唾液为原料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的。
(6)易感者:凡是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伤,感染狂犬病毒,就可能发病,主要表现为麻痹型和瘫痪型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