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让养什么鹦鹉?
国家林业局昨晚发布消息称,为维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名单进行了调整。1月10日起,梅花鹿、蓝喉蜂虎、黑卷鸟、草鸮(猫头鹰的一种)4种动物晋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另外,经研究,从1月20日起,凤凰、红腹锦鸡、黄颈蛇、林雕、雀鹰、日本乌鸫、四色鹩哥、小灰雀、松雀、麻雀、苇莺、红胸鸟、红角鸮、领角鸮、红胸鹦鹉共14种鸟类将不再征收野生实鼠原体。自通知之日起,禁止以任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开办展览、经营利用活动。
这些野生动物的品种调整后,我国的保护动物共计315种。另外,还有一些野生动物虽然未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园,但也被我国明文禁止食用。
这些让人误会的“保护动物”
大雁:虽然大雁是常见的候鸟,但是它却列入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行列。因为大雁本身是属于雁形的鸟类,它拥有强烈的候鸟特征,春季南迁,秋季北徙,经久不衰,是鸟类地理分化、迁移的著名鸟类。同时,历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为大雁的毅力所折服,人们借大雁迁徙以自喻。但是,大雁除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以及与人类生活有关的有意义的外,并没有特别的保护意义。只是由于历朝历代的人们对它的偏爱,才使得它成为国家的保护动物。
鹧鸪:与鸡同类,生活在山岭,以谷类为食。其羽毛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用于夜行,声东击西。其肉味鲜美,为广东名馔。但是,经专家考证,鹧鸪的栖息地并不在我国的范围之内,完全是从国外引进的。其实,鹧鸪对饲养员是非常警惕的,当你看到它那娇小的身躯,细长的腿,灰色的羽毛和圆圆的小脑袋时,你一定会觉得它是很惹人喜爱。只是由于其叫声与“猪娃”相似而得名。其产品除少量用作观赏、食用外,其余均出口。可以说,鹧鸪不论从科研价值还是食用经济上都算是很高的了,但是它却不是我国的国家保护动物。
竹鸡:竹鸡又名蚱竹鸡、芦鸡,它是一种良好的药用动物。据《本草纲目》记载,“竹鸡治妇女妊娠病,散血安胎。”以它入药,能补益肝肾,健胃消食,有治疗妇女产前产后失调,小儿伤寒发热,神经衰弱等症。但是以上那种“芦鸡”只是普通的家鸡品种,它并非国家保护动物,所以,那些想买着养养看的人,还是先不要费事了。
这7种鸟从2月1日起被禁食
1月30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农业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畜牧局、国家林草局8个部门先后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08年“禁食候鸟”和关于禁止食用鸟类及其制品的通知。
7种鸟类及其制品被禁用。分别是:鹰类、隼类、雀形目花鸟(包括所有麻雀属、海鸥属、亚科、鸦雀属、霍鹳属、蓝脚鹎属、噪鹃属、八哥属等)、涉禽类(所有涉禽)、攀禽类(天鹅等)、尾啄鸟(即雀形目鹦鹉科),以及鸽类。
除以上7类物种及其制品之外,我国公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家鸟、候鸟以及野生鸟类,只要没列出禁食的国家所有保护鸟类均可以食用。例如:白云乌鹃、红头潜鸭、白头潜鸭、斑头雁、卷羽鹈鹕、黑翅鸢、雀鹰、松雀鹰、红隼、苍鹰、蓝隼、红腹锦鸡、白腹锦鸡、黄腹锦鸡、红喉雀凤鹛、蓝喉雀凤鹛等。
在具体认定的过程中,按照科研资料或有关专家的意见,结合鸟类习性和捕食特点,一般以鸟类鸟类活动地为依据,如候鸟主要是在冬春季节或夏秋季节活动于特定地域,则该地域被划为产地;但是个别候鸟季节性不显著,或者难以确定其主要活动在何地者,则以该鸟类种类得名地视为产地。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注意区别两种保护鸟。一是只能观赏的非食用鸟类。这类鸟主要是那些羽毛俊美或体态优雅的鸟类,如:梅花雀类和麻雀,以及菊头蝠、蓝胸鸽、雪雁等。二是不能食用、但有经济价值、需特殊保护的鸟类,这类鸟包括: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秃鹫、斑鸠、鹞、鹰、凤头鹰、雀鹰、松雀鹰、白头鹰、红腹雕、黑颈雕、白肩雕、乌雕、白琵鹭、白鹇、墨鸽、鸿雁、白鹤、大雁、驼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