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叫声有什么故事?
在中国文化里,鸟的符号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其鸣叫声往往也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布谷,又称“子规”、“杜鹃”,常被认为是不祥之鸟和催人归去的象征,有“蜀国曾闻杜鹃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样的诗句。而喜鹊在传统文化中却是“祥瑞”之鸟,民间就有“喜鹊叫喜喜来到”的说法。
在西方文化中,鸟和人的关系也非常特殊,不同种类的鸟的鸣叫声也和一些特定事物联想在一起。在英国,猫头鹰总会不请自来,突然出现在小镇上,它的叫声是危险将至的先兆,甚至被认为是死亡之鸟;乌鸦则是个“老流浪汉”,通常站在钟楼上嘶哑地尖叫着不吉利的信息。而在法国,夜莺是受人们喜爱的鸟儿,它的歌唱不仅带来欢乐,还象征着爱情……
在《鸟类的叫声》一书里,作者斯蒂芬•莫斯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和生动有趣的插画,讲述了十种不同生活在英国境内的鸟类啼鸣的故事,以及这些啼鸣与文化传统和传说之间的微妙关系。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会士、保护专家与演说家,斯蒂芬•莫斯拥有40年观察鸟类的经验,是英国著名的自然历史节目制作人与野生动物专家,他制作的诸多纪录片曾屡获殊荣,其中包括为英国BBC制作的“春天”、“夏日”和“冬天”等多部系列观察鸟类节目。他还出版有获奖图书《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